在目前不少地区存在搬迁安置难的背景下,海南洋浦积极探索新的搬迁模式,在明确搬迁安置总量后先建设2600套安置房,实行搬迁安置“房等人”;在搬迁过程中充分考虑民意,提供宅基地、货币和公寓楼三种方式供搬迁选择;为解决搬迁后居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,整理区内就业机会、积极开展就业培训、提供配套的养老、医疗、水电煤气补贴。
洋浦的搬迁安置模式,让农民轻轻松松变身产业工人,过去种粮、打渔看天吃饭,现在工厂打工每月有固定收入,病有所医,老有所养。
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洋浦开发建设的发展成果后,搬迁安置便不再是难题,过去搬迁者消极抵制,现在则是积极配合。
搬迁安置“房等人”
9月25日下午,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安置周转楼建设工地一片繁忙。
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安置周转楼建设的项目负责人介绍,安置周转楼建设工程分为三个小区,共建设73栋8层板式结构住宅楼,目前工程进展顺利,预计第一批房在明年3月底竣工验收。
这批房都是精装修,水电煤气全接通,居民可以直接入住。”洋浦经济开发区搬迁安置办公室主任科员陈龙介绍,洋浦在搬迁安置过程中尽量做到从居民的利益出发,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都会为居民想好。
陈龙介绍,为了让搬迁农民安心,洋浦在搬迁安置过程中实行“先建房,再搬迁”,让房等人。
本次建设的73栋住宅楼再加上此前建设的389套安置周转房,明年工程完工洋浦共有安置周转房2580套。”陈龙说这批房将给搬迁农民吃上“定心丸”,以后建设过程中可以从容地让农民分批搬迁。
公寓楼、货币化、宅基地可自由选择
洋浦搬迁安置办公室一方面要关注公寓楼的建设,另一方面还要加紧整理土地,为另一部分搬迁居民准备宅基地。
目前洋浦整理了407亩土地,基本可以满足523户搬迁居民的宅基地安置需求。”陈龙告诉记者,为了让搬迁居民有更多选择,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台《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》,规定居民可在宅基地、货币、公寓楼三种方式中任意选择。
为了让洋浦大桥和聚酯原料项目搬迁安置方案更加合理、更加符合民意,洋浦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倪强用了半年时间,走访了各种不同安置情况的群众,又亲自到其他搬迁安置工作突出的市县学习考察,先后召开了15次专题会议,最终制定出搬迁安置方案。
选择公寓楼安置的搬迁户节约的宅基地给予高额补偿,搬迁人口年满22周岁以上到退休之前,每人每月给予生活补助。
另外还给予选择公寓楼的搬迁户水电煤气补贴、学费补助、医疗补贴以及搬迁奖励,安置人口去世时还一次性给予丧葬场租补助费。
选择货币化异地安置的搬迁户,除享受公寓楼安置政策外,安置人口还获得奖励。
选择宅基地安置的搬迁户除给予合法房屋的补偿后,还按照“一户一宅”的原则为被搬迁人提供“三通一平”可建三层楼房的场地。同时给予过渡期现金和大米等生活补助,给予合作医疗补贴,免费为搬迁户提供房屋设计图纸。
搬迁与就业同步
就业培训是搬迁安置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”洋浦经济开发区就业局副局长古路华介绍,洋浦为搬迁安置群众建立就业档案,定期为群众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。
洋浦就业局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,另一方面深入企业整理就业岗位,力争做到搬迁安置与就业同步。
随着洋浦区内企业的增多,就业机会也逐年增加,一些待搬迁户也能实现提前就业。
公堂下村由于开发建设的需要,是一个待搬迁的村庄,经过就业局的就业培训和指导后,该村有280人成功就业,很多成为附近工厂里的产业工人。
搬迁安置户住上楼房、获得补助、成功就业让很多待搬迁户对搬迁安置不再持消极抵制的态度,山尾村村民们就表示愿意接受搬迁安置,以改善目前的居住环境。